司马光和他的时代 – 赵冬梅

其实这是司马光传记的上部,讲了司马光的出身,他爸爸司马池,还有提携他的庞籍,对他一生的影响。略微提及了一下范仲淹,欧阳修。仁宗朝真是道德水准一流,一个宽松大度的政治环境下,诞生了那么多讲原则的政治人物。

很可惜中国历史的局限性就在这里,仁宗一走,过继来的英宗上位,人性这个东西啊,反映到最高权力这,就变成了后来变法双方的鱼死网破。当然这是后话,书的最后只是恩师去世,皇帝也接着去世,司马光,王安石这对死对头马上就要走上历史前台了。

[……]

[全文]

法度与人心 – 赵冬梅

讲述帝制皇权中国制度发展很好的书。

一如作者宋粉和宋史专家,对北宋在仁宗登峰造极后,逐步奴化的政治体系,写得很透彻。

印象深刻是两段内容,一是儒家怎么在法家身上学习改造成了儒术走上了政治前台;而是神宗朝王安石是怎么改变了那个巅峰帝制体系而司马光又如何无能为力。当然对于明太祖本人也是进行了鞭笞。对于忠的解释令人印象深刻,忠即尽中心,可是到了朱明就剩下死忠愚忠了…清则剩下防范与奴役了。

摘录一下经高峰部份。其实解语已经总结的很好了。

[……]

[全文]

人间烟火 – 赵冬梅

作者是明显的宋粉一枚啊。写的还是很生动有趣滴。从衣食住行人的行为规范,去理解古代的人们。

摘录一些内容。

在齐民要术的贾思想眼里,土地是生活的来源。在宋朝的士大夫眼里,土地是老百姓的生活来源,而他们是管理老百姓的人。比如,土地上的树,贾思勰讲种树之法,讲怎样赢利。而司马光只是用树来打比方讲道理:“子不见夫树木者乎?树之一年而伐之,则足以给薪苏而已;二年而伐之,则足以为桶;五年而伐之则足以为楹;十年而伐之,则足以为栋。夫以为收功愈远而为利愈大乎?”桶是方形的椽子,楹是堂屋前的柱子,栋为房屋的脊檩。贾思勰看到的是实打实的树,而司马光透过树木看到的是道理。

所有官员中吃得最好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