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育总是把科举说得很简单,‘封建’‘僵化’无它。可是后来慢慢了解到科举真的也不简单。起码秀才进士们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可是到底对科举的很多名词很多考试不是很清楚,终于有这本书可以梳理梳理了。
基本宋后科举都包含了学校考试和科举考试两个阶段。学校考试并不能归入科举考试,但因为明开始必须是生员身份也就是秀才,也就是各地国立学校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科举。所以入学考试,也就是所谓的童试,三年举行两次,分三个阶段,县试,府试和院试。应考童试的考生叫童生无论年纪。县试和府试由知县和知府主持。院试由各省学政支持,学政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到各省的教育长官,三年任期,不隶属于总督或者巡抚。
院试合格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