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年,作为东汉清议的中流砥柱,李膺的访客很多,但李膺只见“清流之士”,奸邪小人一概不见,被李膺接见的访客都是受宠若惊,时谓“登龙门”。其中有一个访客最特别,该访客就是孔融。孔融拜访李膺时说与后者有亲戚之系,李膺接见后就请教孔融,孔融答曰:“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李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孔融是孔子20世孙),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李膺大奇之,立刻以宾礼待孔融。时陈韪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听之反答:“想君小时,必也然之”陈韪登时哑口无言。
166年,第一次党锢之祸,李膺被禁锢终身,‘望门投止’的张俭(逃亡时敲哪家门都冒着抄家的风险接纳,跟必须遗臭万年的商鞅正好天差地别)正好去投奔孔融哥哥,哥哥不在十岁的孔融收留下了,结果事情败漏,孔融一家一门争死,最后桓帝叛孔融哥哥死罪。169年,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诛杀宦官不成被反杀,后遂发生了第二次党锢之祸,李膺因此去世。临死前官府来捉拿,李膺‘临事不辞难,有罪不逃刑’。208年孔融因为一直作为当权者曹操的‘反对派’,一家被曹操杀害。临死前,孔融问来使是否可以不要株连幼童,结果幼女说’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像孔融李膺这样的读书人,在中国历史上虽不算多,也不算少。有人经常奚落这些如飞蛾扑火般和专制保证对抗的读书人,说他们不够聪明,不懂政治。殊不知,有些中国文化人坏就坏在太聪明,太懂政治。人一聪明,便容易失掉良知;人太懂政治,就容易失掉正直。
又过了54年,三国时最有清议名士风骨的嵇康也被司马昭杀害,清议之风就此风吹云散。清代王夫之说‘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于是开始了魏晋读书人开始不谈政治,只谈玄理的清谈时代。
清末,谭嗣同绝命诗写‘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劝康梁远走高飞,自己以身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