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 英雄、江山与权谋 – 朱良

一本讲三国历史的入门好书。三国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乱世法则和生存手册。

作者融入了自己的很多观点,比如人性化的东西,当然也有作者自己的一些历史走向战略判断。

东汉,要想有所成就,要么靠世袭,要么就是祖上就是世家,要么真的是有勇有谋有忠(还得是有一定家资的)能百里挑一被举为孝廉。到了汉末,因为黄巾之乱,军阀开始活跃,后面朝廷失控,军阀更是为所欲为。

乱世里,道德感太强的基本都是背景,比如会安抚人心善待百姓的宗室幽州牧刘虞终归被公孙瓒和袁绍抢了地盘,忠勇赤诚的王允经历了党锢之祸而不屈,隐忍的跟着董卓去了长安手刃董賊却太过刚性缺乏变通而功亏一篑。另一位宗室刘表年轻的时候在士大夫中也是[……]

[全文]

去唐朝 – 常华

隋文帝598年,发兵攻高句丽,跨海时遭遇大风无功而返。

604年,二儿子杨广联合杨素提前取得了皇位,随即开始在京城大兴(长安)之东营建洛阳,又劳民几百万开凿连通扬州,杨广之前是扬州总管。

612年,隋炀帝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征伐高句丽,失败;613年卷土重来,遭遇杨素之子礼部尚书杨玄感起事,贵族出身李密是其重要谋士,而放弃。平叛后接着开始第三次征伐高句丽,草率成功,接受了平壤城的投诚。

此时地方造反此起彼伏,‘杨氏将亡,李氏将兴’的谶语下,617年,李密掌舵了瓦岗寨的’魏‘。而隋炀帝先是诛杀了朝廷一李家,李浑,让杨广的表亲,另一位功臣之后李密不得不学习萧何韬光养晦,并成功躲过杨广[……]

[全文]

孔融与谭嗣同的故事

162年,作为东汉清议的中流砥柱,李膺的访客很多,但李膺只见“清流之士”,奸邪小人一概不见,被李膺接见的访客都是受宠若惊,时谓“登龙门”。其中有一个访客最特别,该访客就是孔融。孔融拜访李膺时说与后者有亲戚之系,李膺接见后就请教孔融,孔融答曰:“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李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孔融是孔子20世孙),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李膺大奇之,立刻以宾礼待孔融。时陈韪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听之反答:“想君小时,必也然之”陈韪登时哑口无言。

166年,第一次党锢之祸,李膺被禁锢终身,‘望门投止’的张俭(逃亡时敲哪家门都冒着抄家的风险接纳,跟[……]

[全文]

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刘勃

一起看的还有:

姜若木 – 阅晋风流

东汉末,战乱、瘟疫、饥荒…人口剧降。260年曹髦这个才子皇帝受不了司马昭的气,说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率领几百个家仆,拿着捆绑去锄奸,结果第一关让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放过去了,第二关被贾充的手下成济给杀了,最后成济成了替死鬼。司马昭为平息舆论,263年灭了蜀汉。

265年,司马昭去世,同年底他的大儿子司马炎接受曹奂这个曹魏最后一个皇帝的禅让,做了晋朝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以孝治天下,宽容,但是也经常无厘头参与大臣们的斗富。他最大的心头病就是有一个过继给比父亲司马昭优秀很多的伯父司马师的同样优秀的弟弟司马攸,最后司马攸被司马炎逼迫前往[……]

[全文]